关于落实疫情防控新阶段全市医务人员保护关心爱护工作十条措施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2-12-31 17:25 字体:[]

各县、自治县、区(市)卫生健康局,市直医疗卫生单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省、市高度重视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健全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的长效机制。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医务人员面临着新冠感染和急增的服务量双重压力,为做好疫情防控新阶段医务人员保护关心爱护工作,保持相关激励保障政策的连贯性、一致性,及时鼓励激励奖励医务人员,最大限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确保医务人员更好地投入各项救治工作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新阶段医务人员保护关心爱护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34号)精神,提出我市落实疫情防控新阶段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十条措施。

一、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电《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黔府办发电2020〕100号),及时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重点关注在重症危重症患者病区或缓冲病房重症监护床位工作的一线医务人员在发热门诊(诊室)和缓冲病房工作的医务人员,参与发热呼吸道症者及新冠病毒感染者诊疗工作、为居家治疗的感染者提康监和健康管理的医务人员,城市三级医院向县城下沉以及医联体二、三级医院向基层下沉驻点、巡诊的医务人员,以及其他接诊、救治工作负荷急剧增加的医务人员。各医疗机构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工作安排,按程序及时申报一线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
    二、核增一次性绩效工资。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电《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黔府办发电2020〕100号),单位结合实际及时一次性核增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由各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发放,重点向风险高、任多重、压力大、加班多的岗位倾斜。
   三、做好工伤认定和保障。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1号)认定为工伤的医务人员,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四、实施职称评聘倾斜措施。将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中的现实表现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的重要内容,在职称评聘中优先申报、优先参评、优先聘任。

五、开展先进奖励表彰。加大对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宣传力度,注重发掘医务人员先进典型。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和医务团队给予及时性的表和奖励。
    、加强医务人员人文关怀。做好医务人员健康监测组织向医务人员发放“健康礼包”,提供必要的药品、体温计、消毒用品等,供其开展健康监测和感染后对症处理使用关注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和感染情况,根据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和检测结果,安排相应的工作或居家治疗,保障队伍持续战斗力。对医务人员的老人、孩子及患病家属要给予生活、就医等各方面的关心和照顾,解决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对于感染新冠病毒的医务人员,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也可以提供宿舍等住所供其使用。

七、合理配备医务人员。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及时充实人员紧缺的科室开展工作。对参加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在培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其相关待遇按本院职工等对待。动员、鼓励、吸引退休医务人员在城乡三级网的各级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中发挥作用。
    、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医疗机构要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临床救治实际,动态优化和调整医务人员编组、医疗力量配备与工作班次安排,重点加强重症医护人员储备与培训。对于发热诊、急诊、重症ICU等重点岗位,要配足医务人员并根据诊疗量及时调整。对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救治的同时,合理安排预约诊疗、互联网+医疗服务、择期手术、普通诊疗等,发挥医疗资源的最大效能要保障医务人员合理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增加职业暴露风险。
    九、加强工作条件保障。支持医疗机构保障医务人员的工作和休息条件,加强职业防护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做好防护物资的供应保障和统筹调配、确保口罩、手套、隔离衣、防护面屏等防护用品供应充足、质量优良、以利于医务人员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做好医务人员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和后勤保障新冠治疗相关药品应当优先供应给医疗机构,满足医疗救治需求。
    十、营造和谐医患关系。通过加强传引导,让全社会科学、理性认识传染及其风险,通过多种方式构建和谐医关系。各单位要为务人员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策环境、社会环境、执业境。加强医院安全保卫工作,落实纠纷预防处理机,防化解安全隐患,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保障医务人员执业安全。

单位要充分认识疫情控新阶段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高度重视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关心、爱护,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使医务人员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

                                                  2022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