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4遵义市卫生健康工作成绩单!
2024年,遵义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卫生健康工作部署,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建机制、强能力、创示范”年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健康贵州遵义行动和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推动全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1
夯基固本 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 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为合作帮扶医院、遵医附院为输出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桃溪院区)为项目医院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启动运行。
• 推动华西医院帮扶合作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航天医院、遵医二附院与华西医院共建多个学科联盟。
• 新增三级医院4家、三甲医院3家,全市三级医院达到24家(其中三甲医院10家)。
• 市中医院中医特色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病楼项目建成投用,市第一人民医院门急诊楼建设项目、仁怀市中医院迁建项目启动建设。
• 探索建立县域内“县级医院+县域医疗次中心+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分院+村卫生室”五级医疗服务体系。建成29个县域医疗次中心、88个乡镇卫生院分院(延伸点),优化调整设置村卫生室2180个。
• 全市11家纳入“千县工程”的县医院均达到国家县医院推荐标准。6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认定纳入二级医院管理。
• 习水县国家级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凤冈县省级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高效推进。
2024年12月30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启用仪式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桃溪院区)举行。
2024年6月15日,“华西·遵义 医路同行”大型义诊活动在红花岗区凤凰山文化广场举行。
2
创新驱动 深化医改取得显著成效
• 12个县(市)县域医共体达到省级紧密型评价标准。7个县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达到60%以上。建成县域中心药房9个。7个县(市、区)开展总额付费改革试点工作。
•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顺利推进。
• 遵义市入选“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双年度合作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项目”实施城市。
• 由3家市直医院分别牵头组建3个城市医疗集团实质运行。
• 遵义市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的成效,省卫健委开设专栏“学三明 看遵义”宣传推广遵义医改经验。
2024年5月23日,遵义市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取得成效。
县域医疗次中心——仁怀市茅坝镇卫生院在仁怀市人民医院外科团队的指导下,成功完成3例外科手术。
3
防治结合 疾病预防控制有力有效
•市县疾控卫监重组。成立慢性病管理中心、部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成立慢性病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立慢性病管理服务中心。
•全市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突发公共事件有效处置率100%。
•开展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12万人次,217家企业完成危害治理,对310家中小微企业开展职业健康帮扶行动。
•市精神专科医院有序运行,全市已有6家公立精神专科医院,15家公立综合医院开设心理(精神)科门诊。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贵州遵义行动,大力推动健康细胞和健康县区建设,汇川区、仁怀市入选全国健康县优秀案例。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36.88%。
2024年11月25日,贵州省群体性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应急演练在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举行。
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31日,对全市15个县(市、区)开展院前医疗急救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共计培训1600余人。
2024年4月10日,主题为“健康城镇 健康体重”的贵州省“第36个爱国卫生月”启动仪式在遵义市举行。
4
守正创新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务川县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中医医院,播州区、仁怀市、绥阳县中医医院获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专科、儿童青少年肥胖中医药干预试点项目、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各1个。
•新建国医大师传承工作站1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站1个、省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站)2个,获批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4个。新建乡镇卫生院省级示范中医馆3个。
•新增中医确有专长医师46人,累计达191人(占全省23.12%)。
•新增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1个,省级“定制药园”示范单位1个。在遵义医专、市中医院、绥阳县中医院建立3个中药炮制传承基地(占全省42.86%)。
2024年3月23日,国医大师张大宁传承工作室落户遵义市中医院。
遵义市中医院制剂室——省级示范性中药制剂中心,已取得8个制剂批准文号,并有23个新项目正在研发中。
2024年7月25日至26日,遵义市第五届“杏林杯”中医护理技能竞赛在绥阳县举行。
5
引才聚智 学科人才队伍增量提质
•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专科分别达到13个、158个、151个,省级、市级重点学科分别达到22个、36个。
•2024年新增“黔医人才计划”46名、“银龄计划”69名,引进培养博士8名、硕士111名。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4.18人,位居全省第一。
•以“三基三严”为抓手,夯实临床护理基本功,累计培训99417人次。开展第二轮村医大轮训,累计培训16期1760人。
•23家珠海市医疗机构对口结对帮扶32家遵义市医疗机构,珠海选派128名医师组建医疗协作工作队分赴8个脱贫县帮扶指导,帮助开展新技术79项,新项目9项,选派183名医务人员到珠海进修学习。
珠海市选派优秀医疗卫生专家驻桐梓县中医医院进行手术指导。
2024年4月22日,由珠海市卫生健康局、遵义市卫生健康局、遵义市中医院共同承办的“遵义市2024年乡村医生大轮训”开班。
6
信息赋能 医疗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二期)建成投用,共接入市、县、乡三级公立医疗机构289家,汇聚电子病历数据2692万余条,居民健康档案725.9万份,建立电子健康档案652.8万份。
•全市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提升项目、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和6家智慧医院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大力开展“床旁结算”服务,切实提高群众看病就医的效率和满意度。
•全市48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全覆盖,互认医学检查检验结果43.06万项。
•市、县级公立综合医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成率100%。依托市级医疗紧急救援集中调度平台,急诊急救更加快速高效,120急救电话平均派车时间90秒、出车时间179秒。
•依托贵州航天医院建立远程脑电中心、心电中心,覆盖辖区44家医疗单位,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诊疗服务。
遵义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调度大厅。
贵州航天医院远程脑电中心通过监测大屏实时更新各类数据。
7
综合施策 重点人群服务保障到位
•通过培训一批、下派一批、招录一批方式补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儿科医生。
•加强母婴安全保障,早孕建册率96.37%,对58872名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对38151例高危孕产妇进行专案管理。
•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全市产前筛查机构达到46所。全面完成宫颈癌筛查任务和乳腺癌筛查任务。
•创建10家市级儿童早期发展中心,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
•建成医养结合机构31家,136家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合作。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老年医学科建成比例为93.3%。
•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获中央和省级专项投资3373万元,重点支持市级和红花岗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全市登记营业的托育机构(含幼儿园托班)563家,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4个。
•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动态清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大病患者定点救治30909人。11类人群县域内住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226147人次。
2024年6月17日,遵义市安宁疗护推广培训研讨会召开。
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手持刷脸终端为患者办理出院结算。
2024年5月29日,湄潭县开展2024年计生协“5.29会员活动日”宣传服务活动。
8
标本兼治 行业行风持续净化
•全面推进系统党建强基提质,公立医院基层党支部调整优化为568个,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100%由业务骨干担任。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单独设置党组织,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主任)负责制,党组织书记和院长(主任)“一肩挑”比例从10%提高到76.59%。
•深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组织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和“找问题、建机制、强执行”专项行动。大力整治药品耗材采购、村卫生室线下采购、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等3类重点突出问题。纠建并举建立完善各类制度344个。
2024年10月17日,由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中国好医生 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遵义举行。
2024年8月19日,“弘扬长征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暨2024年中国医师节主题宣传活动在遵义市举行。
2024年9月12日,由市委组织部与市卫生健康局党委联合主办的遵义市卫生健康系统“书记讲给书记听”擂台比武暨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提升培训举行。
征程万里阔
扬帆更向前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一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开启“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我们将深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健康贵州遵义行动,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可靠的全生命周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