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溪镇卫生院:建好县域医疗次中心 让优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敷了几次药感觉怎么样?腿脚灵活了吗?”
“舒服多了,可以走得稳了。”
“有效果就好,最近天气变化大,要注意防范,不要受凉。”
……
近日,在红花岗区深溪镇卫生院中医馆诊疗室内,患者王忠正在接受治疗,医生仔细检查了他的就医情况并详细叮嘱注意事项。
“我之前患脑梗,有些后遗症,这里离家近,治疗方便,而且医生的医术水平高,服务也很贴心,隔几个月就要来治疗一次,现在已经是第三次了,明显感觉治疗效果不错,非常满意。”患者王忠说。


据介绍,深溪镇卫生院作为贵州省第二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单位之一,于2023年完成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在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过程中,该院中医馆不断升级改造,引进了先进的设施设备,在原有的药棒穴位按摩、中医特色小儿推拿、针灸等诊疗项目的基础上,又推出多种中医特色疗法,满足群众的中医诊疗需求,保障辖区内群众的中医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正确的治疗。
“我院中医馆原本中医诊疗项目有15种左右,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以来,增加了浮针、中医正骨、督脉灸等项目,现能开展30余种中医诊疗项目,就诊人次同期增加30%以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中医科主任赵龙说。
深溪镇卫生院中医馆的提质增效是该院推进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据了解,县域医疗次中心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强科室设置、设备以及人员配置,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将卫生院打造成为具备二级医院服务水平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居民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实现“大病不出县(区)、小病不出乡(镇)”的就医格局。
“在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过程中,我院严格按照项目建设标准实施改造,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规范科学设置了老年医学科,康复科等多个科室,成功创建省级示范中医馆,新增了CT、盆底肌康复等新项目。”深溪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马兰说。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以来,深溪镇卫生院不断聚焦群众的健康需求,引进了CT、DR、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先进医疗救护设备,科室健全、基础设施改善、医疗设备配置齐全,新项目新技术大幅增加,医院功能布局明显提升。同时,加强全科、康复等方面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和健康管理能力,并积极推进便民惠民服务举措,让群众在基层看病就医省心、舒心。
通过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深溪镇卫生院服务区域辐射周边4个乡镇,服务人口达10万余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县级医疗水平的优质医疗服务,降低了群众医疗费用,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提升。
“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以来,我院就诊人次不断增长,累计就诊人次达14万余人,为群众节约资金700万元。”马兰说,“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人才培养、诊疗服务的提升,解决边远地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缓解上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挤兑医疗资源的压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